所有栏目 | 云社区 美国云服务器[国内云主机商]
你的位置:首页 > 云社区 » 正文

如何看待阿里说要像治理雾霾一样治理网络黑灰产?

发布时间:2020-04-12 01:27:52

资讯分类:黑灰产  雾霾  阿里  看待  淘宝  卖家  差评
如何看待阿里说要像治理雾霾一样治理网络黑灰产?

看了题主的问题和描述,一时间不太能理解,阿里巴巴说要治理的网络雾霾,其实指的是各大网站论坛上的水军,他们经常会发表一些对于阿里巴巴集团不利的言论,对于阿里巴巴的名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而题主问题的前半句“商家被坑惨,有的无奈选择关店”,说的则是另外一件事了。最近,某记者花“巨资”打入了一个网络诈骗小组。在这个名为“某某吃货群”的QQ群,给群主用微信红包交上200元“学费”之后,群主发来全套教程。记者以买家身份参与了一次“打链接”,组员陆续拍下一家淘宝店售价20元的一款饼干,然后,“差评”纷至沓来。很快,商家服软,对所有买家承诺“退款不退货”。

现在网络上这样的组织其实很多,他们往往熟读广告法和各种敲诈话术,他们利用电商卖家对于产品宣传的漏洞,去向卖家们敲诈勒索。

虽然不是淘宝卖家,但是看到这样的截图我不禁也为卖家们捏了把汗。一旦被这样的组织顶上,也就只能认栽赔钱或者干脆关店了。但是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淘宝上的卖家会这样重视差评呢?

这归根到底是淘宝的评价系统的弊端啊,淘宝对刷刷好评的卖家们严抓重罚,但对于经常诶差评的卖家却并没有任何限制。十几个差评,足以毁掉一个刚起步的淘宝店铺;但如果淘宝本身是重视用户评价重视口碑的平台,又为何要给用户留有一次更改评价的机会呢?

我觉得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件事,还是需要淘宝评价体系的整改。否则以后的淘宝评价真的没有任何参考意义了,好评都是刷的,而差评呢都是来敲诈的…希望阿里能把反对水军的精力,放一点在可怜的小卖家们身上吧。

如何看待阿里说要像治理雾霾一样治理网络黑灰产?

此前,阿里巴巴发公开信《像治理雾霾一样治理网络雾霾》,称“大规模的网络水军左右着很多人对事情真相的看法、控制着舆论的走向”,轻则毁掉一家企业、一个行业,重则危害公共安全、引发社会动荡。

我非常认同阿里巴巴的观点和态度,这是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在公开信中,阿里巴巴陈述了“网络雾霾”的危害,表达了对“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孩子被网络黑暗势力而左右”的担忧,所以,面对“网络雾霾”大家更要谨慎对待,对于阿里的看法我是很支持的,觉得他说的很对啊!

阿里巴巴在前几日日的呼吁中表示:“近年来,网络‘水军’异军突起,策划、传播、创造出许多不可思议的‘事件’,逐步控制舆论的走向”;“这是一支规模巨大、组织严密、高度专业化和协同化的网络大军,在有些大企业源源不断的人力,财力和技术支持下,能够国际国内“联动合作”,还能够形成造谣、传谣、评论一条龙产业链”。

阿里巴巴最后呼吁不要让网络成为社会雾霾之地,并“感谢政府部门正在展开的调查,将坚决打击摧毁网络黑势力、黑产业、严惩黑资金,还网络以清新之风”。

这是市场里最为诡谲的一幕——“水军”汹涌、“黑粉”如潮,再是强大的企业,面对网络雾霾,似乎连搬个“空气净化器”的能力都没有。

大企业抗击网谣的能力还强大一些,比如此前万达正式起诉造谣传谣自媒体,“各索赔500万、且追究刑责”;小业主只能在网谣的黑浪中顷刻翻没,比如塑料紫菜谣言导致福建晋江等地区紫菜行业遭受重创,经济损失逾1亿元,紫菜滞销、散户破产。遗憾的是,尽管判刑的判刑、辟谣的辟谣,网络水军仍浩浩荡荡,灰黑产业仍难以禁绝。

今年年初发布的《网络黑色产业链年度报告》显示,黑灰产业的日交易额可以达到数十亿,2016年总收入达千亿级。网络黑灰产业从业人数达数百万,产业链分工精细、技术化、从业人员年轻化成为新特点。今年双11,“有人仅是通过虚假退货,十天内就赚了近5万元”。一边是刷单炒信,从底部蚕食市场的信任链条;另一边是造谣诋毁,为10万+级流量或不当竞争猛泼脏水。最典型的例子,当属“阿里遭万条谣言攻击事件”,尽管真相仍有待厘清,江湖早已杯弓蛇影。

当然,以网络谣言、网络水军、网络灰黑产为主要特征的“网络雾霾”,还须从两个维度审视:一则,这不是“中国式烦恼”,这是世界性难题。在美国,互联网犯罪超过贩毒,成为第一大犯罪类型;而在英国,已认定网络安全威胁是威胁国家安全的6个一级安全威胁之一。二则,“网络雾霾”将企业弱势化,但又不仅是实体经济的毒气。它在炮制谣言的同时,边缘化了健康的舆论声音、边缘化了客观公正的价值体系,使网络成为“谣言集散地和放大器”,误导公众、危及秩序,成为负性社会情绪的发动机。

一个共识越发清晰:谣言止于智,更至于“治”。

治理大气雾霾,不能“等风吹”,更没法子用上“1500万人同时同向扇风”的专利;同理可证的是,治理“网络雾霾”也不能等良心发现,更不能等着7.51亿中国网民“转型升级”成火眼金睛的智慧化身。

《人民日报》表示,网络黑公关、网络谣言近期成为业界备受关注的热点。并引用知名媒体人秦朔此前公开呼吁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调查互联网“黑公关”。

《人民日报》指出,2013年9月6日,两高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已对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作出了司法解释。

央媒关注阿里呼吁治理“网络雾霾”:保驾互联网经济健康发展

新华社发文《数字如何“赋能”实体经济?》指出,网络安全保障是底线、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新华社就此前一天阿里发出的治理网络雾霾倡议表示,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多个互联网企业、专家学者呼吁净化市场环境,杜绝不正当竞争。

治理“网络雾霾”,不仅仅是阿里巴巴集团的维权之举,更是保驾我国互联网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之举。

12月27日,《检察日报》刊文《莫让网络黑文黑了互联网经济》,指出,近期阿里不是第一家对“网络水军”宣战的企业。此前,包括小米、华为、万达等在内的企业都因为遇到了网络水军的诋毁,通过法律手段维护企业声誉。

《检察日报》文章说,针对阿里巴巴的相关网络黑文没有事实依据,未经查实而随意散布,既无客观标准,也无检测依据,属造谣行为。网络黑文的目的不是表达思想,而是抹黑对手的不正当商业竞争行为,是受到利益公司操纵的恶意竞争行为。

“阿里此举,源于爱惜自己的羽毛,同时也在通过法治途径保护自己的名誉。”央广网在昨日的评论文章说,在有组织抹黑和网络谣言面前,没有赢家。阿里巴巴遭遇有组织抹黑后,力图通过法治途径解决问题,这是理性的选择和正确的做法。

央广网评论称:十九大报告特别指出,要“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清理网络空间的“雾霾”,应成为中国企业的集体行动。从这个意义而言,阿里巴巴并非独自战斗,其呼吁理应得到更广泛的相应和更有力的支持。

附阿里巴巴声明: 像治理雾霾一样治理网络雾霾

中国网民人数世界第一,中国网络“水军”人数也排得上世界第一;中国互联网的创新能力、技术能力有目共睹,中国互联网发展堪称世界奇迹,但是中国网络“水军”的战斗力、破坏力也是堪称世界奇迹。

最近短短几年间,网络“水军”异军突起,策划、传播、创造出许多不可思议的“事件”,左右很多人对事情真相的看法,控制舆论的走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今天很多的“热门话题”中,围观群众都是被设计、被策划、被关注的。

这是一支规模巨大、组织严密、高度专业化和协同化的网络大军,在有些大企业源源不断的人力,财力和技术支持下,能够国际国内“联动合作”,还能够形成造谣、传谣、评论一条龙产业链,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创造推出“大V”型专家学者,披着自媒体的外衣,发布貌似公正的“权威观点”……

网络黑势力和黑产业不仅边缘化了真正健康的媒体声音,更边缘化了客观公正的价值体系。在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关键时期,利用社会问题、放大社会矛盾,以虚假信息、过激言论、恶意炒作夺人眼球、混淆是非、煽动社群对立与阶层对立,使网络成为“谣言集散地与放大器”,严重消耗社会互信。在今天,网络谣言已不仅是针对一家企业、毁掉一个行业的问题,更日益成为误导社会公众、危害公共安全、引发社会动荡的源头。

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放性大学,年轻人呼吸于此,我们的孩子甚至就生长于此,我们自己也都依网为生,在网络上,我们已经真正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我们应该象治理空气污染一样治理网络的雾霾。

今天,新时代的中国互联网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发展数字中国,建设网络强国,中国已经俱备与发达国家一争高下的先机。互联网是我们国家千载难逢的一次发展机遇,我们应该象保护水源地一样保护互联网的正气,保护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大好势头,不能让网络上的黑势力扭曲社会价值体系,侵蚀公平正义,将互联网发展引入歧途。

感谢相关政府部门和司法部门正在展开的调查。今天,我们将继续共同努力,坚决打击摧毁网络黑势力、黑产业、严惩黑资金,还网络以清新之风。不要让网络成为社会雾霾之地,不能让媒体正义被“网络病夫”们扼杀,不能让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孩子们被网络黑暗势力而左右!今天行动,我们还来得及!

如何看待阿里说要像治理雾霾一样治理网络黑灰产?

首先对于阿里的这次行为我是很支持的,网络水军目前已经成为了一种有规模、有组织的团体。对于小企业来讲水军的作用不会很大,而对于大企业来说,水军可能起到的作用也是难以估量的。之前京东被黑事件以及最近阿里二选一等事件都算作其中,直接主导了社会的舆论导向,真是人言可畏啊。

不过有一点我可能需要提出质疑了。那就是阿里作为互联网先锋带头整治网络雾霾我是认可的,但是这个网络雾霾的标准难道也是要阿里自己来定吗?我觉得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未免不妥当了。就像对博公堂时法官不能与原告、被告有关系一样,绝对的公平才造就了绝对的正义,自己认为的真理并不一定是客观存在的真理。也就是网上流传的那句话,“你以为的并不一定是你以为”。

阿里如果界定了网络雾霾的标准,很可能造成的后果就是舆论导向从不确定性转变为一方唯一导向型,而最终结果就是竞争对手悉数倒下,可能造成行业垄断的出现。而垄断这个名词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了,任何行业都是一样的,垄断行业的出现是很不利于整个行业的正向发展的,而如今发展迅速的电子商务更是如此。而当如今舆论大过天的时代,控制了舆论也就控制了社会的导向,这对于任何行业都是不利的发展。

最后我想说的是,政治网络雾霾是好事情,但是可千万别好心办了坏事,历史上这种事情不在少数的。

如何看待阿里说要像治理雾霾一样治理网络黑灰产?

谁是雾霾,这个由阿里巴巴来定义,还上下一起称赞,实在是悲哀。阿里巴巴既要当受难者的角色又要负责定性什么是雾霾!事物都有两面性,拿出事实辩驳错误才是必然,笼统的把反对意见说成雾霾,岂不滑稽?

如何看待阿里说要像治理雾霾一样治理网络黑灰产?

有点意思,“网络雾霾”这次词用的还是比较贴切的。我很赞同阿里的观点。这是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不过在公开信中,阿里巴巴却用了很大的篇幅很煽情地去陈述了“网络雾霾”的危害,表达了对“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孩子被网络黑暗势力而左右”的担忧,而且阿里巴巴没有讲清楚一件更关键的事情——谁来定义“网络雾霾”?

我个人是觉得阿里在刚刚受了网络雾霾的伤害后突然呐要“为了孩子治理网络雾霾”确实是有点太矫情。而且阿里巴巴本身可不是什么柔弱的受害者,而是一个庞然大物。

要知道阿里帝国本身早已用资本建造了一条媒体护城河,它有自己投资的社交网站、媒体平台,它的观点和态度对一些媒体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这种画风就像是NBA巨星大鲨鱼奥尼尔突然来了一句:“我是你的小可爱。”一样,多多少少会让人有些不适应。

更何况如果有人定义了网络雾霾,就有人会拿着这个定义作为武器去让其他人禁声,而让别人禁声这本身就是另一种言论暴力。

互联网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让每个人拥有了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发表言论以及与听取他人陈述意见的权力,如果今天有人定义了网络雾霾,这意味着有人拥有了剥夺别人这项权力的权力,这确实有些反其道而行之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