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栏目 | 云社区 美国云服务器[国内云主机商]
你的位置:首页 > 云社区 » 正文

大数据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存储技术,来确保我们的数据安全与方便使用?

发布时间:2020-04-15 16:48:40

资讯分类:存储技术  数据安全  大数据  什么样  数据  温度  分子
大数据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存储技术,来确保我们的数据安全与方便使用?

数据分析进入云计算时代,未来我们将越来越依赖大规模的数据存储。最近分子存储领域出现大突破,1平方英寸的设备可以存储25000GB数据。

曼彻斯特大学的科研人员发现,在零下213摄氏度的情况下,每个独立分子都能实现称之为磁滞现象的数据存储特性。研究团队还表示,未来将跨越-196℃的阈值,并尝试开发可运行的分子存储系统。

分子数据存储可能会彻底改变数据存储方式,与传统的存储系统相比,目前利用该技术存储的数据密度将是现有技术的100倍,而且更高的温度意味着在数据中心的商用,例如液氮要比液态氦更便宜,因此从经济角度来看这种技术的可行性是非常高的,而且低温也不会对其他设备造成太大的伤害。

目前,数据的存储介质主要是磁盘,通常,我们使用10至20纳米尺寸的磁性颗粒来编码单位数据,其中磁性颗粒的两极分别表示1和0,而之所以可以利用磁性物质实现存储,是因为磁性颗粒存在磁滞现象。

磁滞现象,即当外加磁场施加于磁性物质时,其原子的偶极子按照外加场自行排列,即使当外加场被撤离,部分排列仍保持的现象。

一直以来,科学家在开发更小的数据存储系统时,面临的巨大挑战是单个分子往往不会实现磁滞,除非是在非常低的温度下。此前,在分子水平上实现磁滞的温度记录是-259℃。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温度下建造分子数据存储系统是不实用的,因为它将需要昂贵的液氦冷却系统。常压下,液氮温度为-196℃,而当前的温度记录比常压液氮温度低60摄氏度,因此这是许多研究人员的困难所在。

现在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数据中心的建设也更加容易,数据存储就不再需要一个个大型装置,因而使用也会更加便捷。

大数据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存储技术,来确保我们的数据安全与方便使用?

因为数据越来越多,而这些数据都需要一个“安身立命”之处,这个地方自然是存储。但是一个好的存储技术会让我们的数据安全又使用方便。

存储一般都是按照性能和容量两个维度计费的,这两点很好理解。而数据压缩就是能够影响存储密度的存在,简单地说就是这种空间节省技术可以识别重复样式或冗余数据并将其删除。

也就是说,在不丢失有用信息的前提下,缩减数据量以减少存储空间,提高其传输、存储和处理效率,或按照一定的算法对数据进行重新组织,减少数据的冗余和存储的空间的一种技术方法。数据压缩包括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同时这种压缩方式一般会需要处理器的消耗,所以,究竟数据压缩的平衡点在哪里,使很多存储需求者和企业级存储供应商考量的重点。

可以使用腾讯电脑管家,快速无感保存文件。使用腾讯电脑管家里的“文档守护者”工具,它采用全新备份技术,性能和效率大幅提升,支持主流的办公类型文档,也可以在设置中心手动添加需要保护的文件类型。

这样也不用担心重要文件丢失,或者打不开了。

大数据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存储技术,来确保我们的数据安全与方便使用?

大数据时代的危与机


大数据(big data),目前尚无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意义而言,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无法通过常规软件工具管理和处理。大数据把人们带入一个新的时代,与传统相比,大数据分析的数据量大、分析复杂。

对于大数据,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高级工程师袁春阳博士认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把原来相对小量的、静态的、结构化的小数据变成了巨大量的、快速变化的、关联复杂的大数据。”无论是个人信息还是企业信息,相比传统时代,大数据时代下这些新的边界都将更加模糊,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更多,需要更高要求的保护。

  

大数据是信息行业飞速发展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高复杂度数据,其含义的关键在一个“大”,它的特点也反映在这个“大”。大数据时代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信息安全带来了挑战。时空的分散性,使得我们应该综合大量事件,以大数据的方法来消除信息安全隐患。



建议:


以通讯录、短信、照片等进行“云备份”或“远程备份”操作为例,最安全且最稳妥的做法是用有效安全的方法对通讯录、短信、照片等实现基于设备唯一标识码(如手机设备唯一码IMEI或MAC地址, )对数据进行加密备份。这样,只有用户自己可以进行安全恢复,防止第三方应用私下动手脚。上述情况是手机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的安全措施和建议。但是,一旦手机丢失,我们可以通过专用预装软件,由用户自主操作和控制,可通过手机防盗防丢失安全期软件,实现丢失锁定、换卡锁定、远程数据销毁、远程数据加密、远程数据回传、失物定位等最大限度保护用户隐私。



拨打电话的应用在功能上需要读取通讯录,这种权限提示属于正常情况。然而,安装某个新闻阅读应用时,出现获取“读取通讯录”权限。一般情况下,这类应用的功能不需要读取通讯录,而它申请获得这个权限可能是为了获取用户个人信息。袁春阳建议,“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想要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被泄露,需要提高自己的安全素质,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比如,网络账号的密码使用复杂密码,最好定期更换密码,从正规应用商店下载应用,尽量减少从论坛、网盘或其他渠道下载应用,安装时注意权限的提示等。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以往那种单一模式的保护难以应对急需突发情况,这就要求我们从法律体系、组织管理、技术应用等多个层面构建协同联动的个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减少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的系统性风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