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栏目 | 云社区 美国云服务器[国内云主机商]
你的位置:首页 > 云社区 » 正文

孙休死和司马炎篡位的时间顺序是怎样的?为何《三国演义》中说孙休后死呢?

发布时间:2020-04-15 16:52:56

资讯分类:孙休  司马炎  篡位  三国演义  篡位  死于  司马炎
孙休死和司马炎篡位的时间顺序是怎样的?为何《三国演义》中说孙休后死呢?

正史是这样的:

孙休生于嘉禾四年(235年),死于永安七年(264年)七月二十五日。

司马炎在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篡位。


应该是孙休死了1年半之后,司马炎才篡位的。

因为司马炎篡位时间与孙休死亡时间过于接近,加上当时写作条件的局限性,罗贯中有可能错认为孙休死于司马炎篡位之后了,只能按照这个错误认识写下去。


如果罗贯中明知孙休死于司马炎篡位之前,却在《三国演义》里故意写孙休死于司马炎篡位之后,目的只能解释为:这使小说故事情节更跌宕起伏。

孙休死和司马炎篡位的时间顺序是怎样的?为何《三国演义》中说孙休后死呢?

首先来看看《三国演义》对于孙休之死是怎么写的

《三国演义》第119回为“假投降巧计成虚话,再受禅依样画葫芦”。其中前半部分写的是蜀汉灭亡后,姜维想利用钟会复国在蜀地叛乱而死,后半部分则讲司马炎逼迫魏帝曹奂禅位。

到了《三国演义》第120回就写道“却说吴主孙休闻司马炎已篡魏,知其必将伐吴,忧虑成疾,卧床不起,乃召丞相濮阳兴入宫中,令太子孙(上雨下单)出拜。吴主把兴臂,手指(上雨下单)而卒。

如此看来吴景帝孙休之死由于害怕司马炎篡魏(发生在265年)后南征而死。

孙休之死在正史中是如何记载的呢?

陈寿在《三国志》中记载为:“(永安)七年(264年)……癸未,休薨。”对于孙休之死就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不过《三国志》之前记录了蜀汉灭亡到孙休病死的这一年多(263年-264年),吴国发生了很多叛乱事件,下面一一列举:

1、263年五月,交阯郡吏吕兴等谋反,杀太守孙谞 ;

2、263年十月,蜀汉求救于东吴,孙休派丁奉督率军救援蜀国;

3、东吴还在路上就得知蜀主刘禅投降,雪上加霜的是吕兴也投降了曹魏,交阯也成为了魏国的领土,此时东吴完全被魏国给包围了。

吴国被包围后,吴帝孙休一来比较焦虑,毕竟魏国势力强盛,吴国和蜀国的势力是相当的,如果魏国乘势而下灭吴也是有可能的。

蜀汉灭亡后,孙休压力极大,威胁无处不在,他宣布大赦全国。264年二月派兵进攻魏国巴东守将罗宪;四月魏国袭击了句章,掠取官吏、财货及男女百姓二百余口;七月,海盗攻破海盐,豫章郡百姓又造反;魏国侵犯吴国西陵以解罗宪之围。

虽然吴景帝想积极进取,大破被包围之势,但是内忧外患使得他焦头烂额,264年七月末孙休得急病而死,孙休死因应该是蜀国新亡,孙休内心压力极大,所以导致暴毙的。

为何《三国演义》中说孙休死在司马炎篡魏之后呢?

从正史史料可见,孙休死在蜀国灭亡后一年,司马炎篡魏之前半年。《三国演义》不过是一部文学作品,其中很多事情是不符合历史史实的。

记载孙休死在司马炎篡位之后,一来更能显出吴国的内忧外患,为小说快速完结做铺垫;二来,显出吴主的懦弱,强调吴国灭亡的必然性,其实吴国在蜀汉灭亡后还维持了17年;三来,就是突出司马炎的狼子野心。

欢迎关注【最爱肉丸子先生】,用轻松有趣的方法,为你解读有趣有料的历史!

孙休死和司马炎篡位的时间顺序是怎样的?为何《三国演义》中说孙休后死呢?

这个问题,其实罗贯中有不少错误,比如地理上的,

当然受限于当时的科技发展,实际上的距离跟地图有不小差距,

不过这都是小毛病,三国演义这本书,仍然是伟大的小说。

孙休死和司马炎篡位的时间顺序是怎样的?为何《三国演义》中说孙休后死呢?

应该是司马炎先篡位,孙休后才死。252年东吴大帝孙权去世,幼子孙亮继位,时年十岁,在位八年被逼自杀。260年孙休继位,在位七年。司马炎265年建立晋,孙休267年死,正史三国演义都是一样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