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栏目 | 云社区 美国云服务器[国内云主机商]
你的位置:首页 > 云社区 » 正文

能把“教育”等同于“知识”吗?

发布时间:2020-04-12 08:43:55

资讯分类:等同于  知识  深入人心  这句话  教育  知识  学生
能把“教育”等同于“知识”吗?

不能完全等同啊~

首先,我觉得“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有失偏颇,准确的说,应该是“运用知识才是力量!”应试教育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不与苟同了,确实如此,教条式的教育也不适合现在的青年人群。我是一名大学辅导员出生,学生工作已经十一年,大学阶段看学生,就能看出他的家庭教育、看出他的十二年小初高教育。说实话,中学的一些老师给学生灌输“高三加油,现在努力,考上大学就轻松了”,这导致部分学生到了大学对知识的渴求度降低,甚至困学厌学。并且大学是一个相对自由的象牙塔,学生更多的是靠自学自觉自律自助,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所以到了大学有的孩子就放松了,最后蹉跎人生。所以,中小学教育不是只教授知识,还要正确的引导学生要有良好的学业观,人生观,价值观,甚至爱情观,一旦形成,到大学不容易改变,辅导员工作也会倍感压力。



很多孩子在接收教育的过程中,是有选择性的,有兴趣的,更容易被接受。我认为,教育是分知识、身心等综合素质教育,不单单只知识一方面。这也是时代的要求,毕竟在互联网时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只有知识是不够的,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中小学可能更多的是教知识,但千万不能忽略了其他方面,作为教育者而言,我认为应该把知识扩大为综合素养的教育,所以,教育不完全等同于知识。

且,术业有专攻,达者有先后,教育如果能教会更多的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做人和做事相结合的修养,注重智商与情商的相互提高,才算是真正的教育。



现在我有很多学生毕业出去,有毕业一年的,也有已经毕业八年的,发展的不错,大多都是综合素质较高的孩子,他们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愿意吃苦耐劳,能适应不用的环境,制定了清晰的人生目标,还有一颗善良感恩的心……

如果是学校,也应该更加重视综合素质强的孩子,并作为标杆和榜样,身边的同学的榜样力量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就是近朱者赤的道理。



我所在的学院也很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很多实践活动是书本上没有,比如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也是一种能力的学习。总之,要想把教育做好,是需要教育者(包括父母)共同努力和付出的!

能把“教育”等同于“知识”吗?

1.要理清教育和知识的关系

我觉得先说说“知识”本身。知识是什么呢?

我觉得更多时候我们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就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很多人认为“知识”就是知识的堆积,其实更重要的“知识”是把堆积的知识的进行归纳、整理、消化之后的输出和再创造。

2.知识与教育的关系

教育关注的是孩子成长的。它不仅包括知识,还包括孩子情感的培养、丰富人格的塑造以及创造力的开发训练等等。看看我们周围更多的普通人,他们说不上多么富有,有多高地位,但却以干净得体的衣着、礼貌谦恭的态度感染他人;他们说不上才华横溢、学识丰富,但却明事理,懂得关心温暖他人。这些都是教育留下的痕迹。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能把“教育”等同于“知识”吗?

教育和知识肯定不是相等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接受教育是自己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式,接受了教育不等同于吸收了知识。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教育是传递知识的方式,通过教育传递知识。

大家会把这两个概念混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教育现状引起的大家对于教育的不正确的认识。中国目前的教育很大程度就是在于把教育等同于知识。教育本身其实是两个概念,教是教书,也就是传递知识,把知识教给他人;育则是培养培育,是对于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而目前中国的高考就是以知识考察为主,这样就导致,教师偏重于教授知识,学生偏重于学习知识,所以知识就几乎成了教育的全部内容。对于“知识就是力量”的理解,近期在头条教育峰会上分享,知识是要通过人的吸收、理解、总结、归纳以及创新才可能产生力量的。

目前提倡的“知识就是力量”深入人心,可是培养人才就仅仅是靠知识的积累吗?肯定不是的,教育必须是“教”和“育”的结合。

能把“教育”等同于“知识”吗?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正确认识什么是教育?什么是知识?

教育就是教书育人,我们理解的教书育人都是老师的问题,所以我们现在理解的不全面,什么是全面的教育?就是只要是让人学会做一个有用的人的人和事的总和就都是教育,对人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一个人懂得世间真理,如何做人才能符合这个真理,如何把人做到最他人对社会对国家最有用,一句话,教育就是教会人如何正确的做一个人。

知识我们现在理解的是从老师那儿书本上学到的才是知识,而不知道人的大部分知识都在生活中,所以知识应该是书本上和生活中知识的总和才是知识。学知识也是为了让人正确的做人。

只要你认识的教育和知识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人学会正确的做人,那么教育就等同于知识,如果两者的目的不一样,或者理解的教育和知识不符合以上的目的,那么教育就不等同于知识!

能把“教育”等同于“知识”吗?

现在的教育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真正的教育。所以今天的学生是非常悲哀的,学的不是文化,而是三技。

哪三技呢?技术、技能、技巧。这些怎么能称之为文化呢?你学的东西只要过了这个时间、空间就会过时,被市场淘汰。

而真正的文化——人性文化、人文文化是超越时空、不受时空限制的,不存在什么时候流行,什么时候被淘汰的情况。

因为人性文化是为人服务,紧紧围绕着人发展的,任何时候的人都需要人性文化。

我说的这番话对你们目前来讲,可能有些人会不太认可,因为你们还年轻,心还比较向外寻找,意识不到传统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没有经济,没有高科技,不足以强国,没有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足以立国。

随着你们社会阅历和年龄的增长,你们就会发现,所谓的现代文化只能叫三技文化。大家学到的都是知识、信息、技巧,而不是如何为人,如何处世,如何认识自己、认识他人。

尽管你是双博士、博士后,但到了社会上,碰到人,遇到事,可能会一塌糊涂,无法与人交流,无法融入社会。这时候你心里会非常不平衡:我可是博士!

怎么我们为人处世会一塌糊涂,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呢?没错,你是博士,但你学的是三技。而过去,只有学完并完全掌握了五经六艺后,才称得上是一个博士。

那么我们人生的三件事什么时候解决、在哪里解决呢?一部分是在家庭教育这个阶段解决,另一部分是在人生的道路上请教智者而得到解决。

可现在的父母都是受现代文化影响,没有学习传统文化,忽略了传统文化,如果你问你的父母:我是谁啊?从哪儿来的?要到哪儿去?他们也回答不出来。

自古以来文化都是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围绕着人心、人性发展的文化,另一部分是生存的文化,包括各种技艺、技巧,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学的三技文化。

其实,这两部分是一体的,可是今天我们这个时代所学的只是一部分。所以我们到了社会上之后,才会碰得头破血流,因为不通人性文化,不了解自己,不了解他人,也不了解社会。

作者:东华禅寺方丈万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去践行佛法、用生命去体证生命本质的智者。

15岁信佛、18岁出家、29岁证得生命本源,30岁复建东华禅寺、3次7年闭关、16年建寺安僧、8部著作、1.2万场开示、千万余字的开示录、16年间向社会捐款捐物4791万多元……

从童真入道、闭关证道,到建寺安僧、讲经说法,六度万行,历经了三十余年,找到了一条能让人类证悟本源的解脱之道。

本着普度众生的使命,将一生心血《东华禅》无私付予芸芸众生,殷切期望天下苍生通过学修《东华禅》融通人生四大关系:我与家庭的关系,我与社会的关系,我与国家的关系,我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获得幸福圆满的人生。

能把“教育”等同于“知识”吗?

不等同,相当于动词与名词差别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