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栏目 | 云社区 美国云服务器[国内云主机商]
你的位置:首页 > 云社区 » 正文

你见过哪些“虚假数学”的实例?

发布时间:2020-04-12 08:44:40

资讯分类:实例  数学  虚假  breaks  巧克力  小块  切除
你见过哪些“虚假数学”的实例?

关于“虚假数学”这个词,还是要先简单地进行说明,要不可能有很多朋友不清楚是什么意思。

在既定的正确的逻辑下,得出来的结论却与事实相反。

怎么解释呢,就像科学雪碧所说的,按照她的计算规则,π的值应该是等于4,但实际上π的值为3.14159...,远小于4。而我们反观科学雪碧的证明过程,又似乎并没有大的逻辑错误,但却存在混淆直径长度的问题,而这就是所谓的虚假数学。

而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有一个最常见的“虚假数学”例子,那就是无限巧克力现象。

想必这个图应该让很多的朋友都有过样一个疑问,多出来的这块巧克力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如果一直都这样,是不是永远都可以吃到巧克力了。

朋友,该醒醒了,想要吃巧克力就去买,巧克力也不可能凭空出现,而其中的原理就涉及我们今天所说的“虚假数学”。

按照网上提供的图片,我们假设把巧克力分为6行*4列,整个大的巧克力就有24小块巧克力,同时再假设每一小块巧克力的面积为1平方厘米,那么整一块的面积就是24平方厘米。

而在我们切除掉左上角那一小块巧克力的时候,也就是减去1个平方厘米的时候,那整个面积应该是24-1=23个平方厘米。但从动图上看到,被切除后的巧克力还是保持着6行*4列的状态,换句话说,别切除后的巧克力依旧保持着24平方厘米的面积。

这就要命了,凭空出现的1个平方厘米是什么情况。

故事到这里还没结束,假如我们按被切除1小块巧克力后的面积来核算,此时总面积为23平方厘米,巧克力依旧保持着4列的宽度,在此情况下,我们可以求得6行的长度应该为23/4=5.75,换句话说,也就是比原来6的长度少了0.25。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多出来1小块巧克力。

事实上,0.25厘米(即2.5毫米)的长度一般都会被剩余,也就会出现无限巧克力的情况,简而言之,这就是一个用视觉错误做的一个虚假数学例子。

所以无限巧克力根本不存在,如果想要,那就乖乖去买。

你见过哪些“虚假数学”的实例?

对π=4的证明。

这一证明过程严密而符合逻辑,即使我们都知道π的数值是3点多,它看起来还是不错的。

π=4的证明过程如下:

首先画一个直径为1的圆,得出该圆的周长为π。

接着,围绕这个圆画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使正方形的四条边恰好都与圆相切,得出该正方形的周长为4。

然后,将正方形的一个角对折,使顶点恰好落在圆上,原正方形左边就变成了一条较长的线段和两条较短的线段,但总长度依旧是1。同理,将其他三个角对折,总周长为4不变,但是我们得到的图形更接近圆了。

继续将8个角都对折起来,这个图形离圆形又更近了一步,但周长依旧是4。

每对折一次,我们都能得到一个更加接近圆形的图案,但它的周长始终是4。

无限对折后,正方形的边长将与圆形重合,但它的周长依旧是4。又由于圆形的周长为π,得出π=4。证明完毕。不要羡慕姐的机智,嘿嘿~

你见过哪些“虚假数学”的实例?

我来回答一个,是我高中想出来,并由我高中神一样的数学老师一句话点破的。

很简单,我们都知道圆的面积是πr²,圆柱体积则是底面圆面积乘以高的πr²h,小学以来一直都是这么算的。

好的,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不能用底面半径乘以高度的一个面积为hr的长方形作为某个“圆”上的半径(这里写作R),再以πR²去计算体积呢?

我当时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拿去给高中数学老师看,数学老师三秒钟就跟我说了一句话:

“你先去检查一下单位。”

……

虽然这么做公式推理上是错的,不过真正的问题你们发现了吗?

你见过哪些“虚假数学”的实例?

大家都回答的好高大上,都用上圆周率了……

我想到的“虚假数学问题”只有一个:便是很有名的三人住旅馆小费问题。

题目名称不是重点,题目内容大意是:

三个人住旅馆,每个人付10元,一共30。结账时老板给优惠,只收25元,服务员将找的5元拿给客人之前偷了2元当做自己的小费,三个客人各自找回了一元。

这样算,三个客人各自付了9元,一共27元,服务员拿走2元,这样总共是29元,那一开始原本是30元的,还有一元跑哪儿去了?

当然,我们现在知道这是计算方式错误造成的结果,但是就是透过偷换概念以及语言陷阱来造成这样直观上的逻辑错误,我觉得是非常经典的虚假数学问题。

你见过哪些“虚假数学”的实例?

这问题好高大上哦!我真有点看不明白,我知道的街上老打着最后一天清仓甩卖,明天就走了跳楼价,但一个月二个月,半年都还在,是我不会数数还是我们体育老师教的数学没教好,这算不算虚假数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