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栏目 | 云社区 美国云服务器[国内云主机商]
你的位置:首页 > 云社区 » 正文

如何评价王小波作品《沉默的大多数》?

发布时间:2020-04-12 08:45:05

资讯分类:王小波  沉默  大多数  作品  沉默  思考  却又
如何评价王小波作品《沉默的大多数》?

在读过王小波的自选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之前,我从未想象过社会的种种怪相、人性的种种问题可以用如此平和却又时时透露着犀利、绕口却又让人永远不觉得无聊的方式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王小波的杂文,有种只属于他的独特风格,只有他,可以在自然的幽默中呈现出他独特的思想,可以把话说的七拐八拐却依然逻辑清晰。

近代以降,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第二次大转型。21世纪的前十五年即将过去,我们所处的社会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变化。中国的社会先今确实正在激烈地动荡和变化,而且目前并未结束。经十余年,人们的许多观念可能发生巨大变化甚至大相径庭,那么我们是否就可以认为这个社会存在的问题,在近二十到三十年,已经有了大不同呢?

王小波的杂文多发表于90年代,通过阅读《沉默的大多数》,我惊讶地发现,即使历经二十几年的变迁,王小波笔下、脑中的对社会的种种思考和批判,与当今无比的契合。王小波的种种思考,放在今天依然适用。所以说,他属于我们这个时代,他说出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暗疾。

我相信,王小波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呐喊者。但他并不会像与他同时期的人们那样,放声高呼,摇旗呐喊,因为这样往往会盲目而有失理性。他用一种独特的“黑色幽默”来展示社会的病态。这种“黑色幽默”让我发出这样不敢相信的感叹:“这个世界居然是如此模样!”同时却又觉得他对于社会现象的描述无比真实而深刻。这种描述下的世界近乎荒诞,却因此能深入人心。

他看到了人们的低智、偏执、思想贫乏,他大概心中早已对此无奈气愤怨气满满,但绝不会让读者感到一丝戾气。他从不会以愤怒、批判这样的方式说理。他心平气和,又带着一丝俏皮的姿态,耐心地向读者讲着道理——他的思考和他的希冀,最终让读者在精妙的说理中心服口服并信以为然。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最近在朋友圈看到的一篇热门文章,是咪蒙的《致贱人:我凭什么要帮你?!》。同样是说理,这篇文章却充斥着大量的情绪煽动和极端观点,可以说境界上与王小波是天壤之别。我真切地感觉到,王小波是在认真、理性地思考问题,思考问题如何解决,我们应该如何去做,而在咪蒙此文,我只看到了对自己情绪的放肆宣泄和对他人的大肆指责,而这篇文章也许仅仅是迎合了人们的心理,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发泄的渠道而已,对问题的真正解决,并无太大帮助。对比之下,高低立见。这是他个人人格魅力的突出体现,当然,这可能是他身为一个程序员的独特优势。他是一位理性的自由思想家,当之无愧。

王小波为什么要说“沉默的大多数”?很显然,如果大多数人是沉默的,那么对应的,必然存在“发言的少数派”。我们这个时代,看似人人均可见解一二,实际上话语权却大多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王小波认为我们的人民存在一种集体的愚蠢,对事物的思考仅仅停留在表面,在话语权的世界里随波逐流而不加思索。当这种话语形成力量,形成潮流后,由于大众的盲目追捧,想发出其他声音的力量就会变得微弱。逐渐地,我们都成了“沉默的大多数”,“这些人保持沉默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人没能力,或者没有机会说话;还有人有些隐情不便说话;还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对于话语的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

王小波就是最后一种人。他对这种现象感到厌恶,但他又说道:“作为最后这种人,也有义务谈谈自己的所见所闻。”他是“沉默的大多数”,却又保持着独立的思想,不甘于噤声,不甘于活在这样无趣的世界。于是他呐喊了出来,没有煽动没有忸怩作态,以一个作家的身份用他的思考打破了这份沉默。

“我认为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当然我不想把这个标准推荐给别人,但我认为聪明、达观、多知的人,比之别样的人更堪信任。”沉默的大多数,其实本不需要人云亦云,也本应具有独立的思考和自由的意志。但是太多人不去追寻智慧,从不去独立思考,习惯了接受现成的思想,沦为了“沉默的大多数”。

而现在,王小波用自己的方式发出了无声的反抗和呐喊。我相信王小波有力量打破这沉默。对理性的思考、对自由的追求,这些本应具有的东西,王小波只是在他人噤声之时勇敢地告诉了我们。告诉我们可以不再被人精心设计,不再沉默。

王小波妻子李银河在其画传中所说:“我常常觉得,王小波就像《皇帝的新衣》里面那个天真烂漫嘴无遮拦的孩子,他就在那个无比庄重却又无比滑稽的场合喊了那么一嗓子,使所有的人都吃了一惊,继而露出会心的微笑。后来,这批人把这个孩子当成宠儿,并且把他当成了他们互相认出对方的接头暗号。”

愿我们不再沉默,让我们在这个时代自由独立地活着。

如何评价王小波作品《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大多数》,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在分析一些社会现象,表达自己的一些具有反思性的思考的散文。

很久以前看的这本书了,很多内容都忘了,只记得当初这本书带给我的一些对事情不同角度甚至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反思(侧面证明,我确实没读过多少书,所以这么大惊小怪的)

王小波主张人要有自己的思想,主张把人和商品区分开来,这是我最大的印象。它写的是有一次坐车,好像是客车坐满了,然后很多人要坐货车,他说,在现实中,很多人确实将自己等同于货物。这也就是“行货论”,用学术点儿的话,叫工具理性——人被作为工具、手段,而不是目的。

还有一篇我记得很清楚的是,拒绝崇高。王小波是经历过文革那一代的人,所以才会写出《黄金时代》那么著名的作品。拒绝崇高是他对文革的一个反思。文革时期,有一个年轻人为了捞生产队的一根草而跳下河,被淹死了。当时引起了生产怼的讨论,最终认为年轻人是崇高的,死得其所。这么戏剧性的事情,确实值得我们反思。

最后我还要说的一篇,是他讲荷兰的一对夫妻,一辈子都在弄哪块田,那头猪,最后自己也变成了那头猪。埋头滚粪的时候,偶尔也记得抬头仰望下星空吧,不然一不小心,说不定你就只是为了那坨粪而活,自己变成那坨粪了。

喜欢请点赞哟!谢谢啦

创建于2017.10.15

如何评价王小波作品《沉默的大多数》?

今天是第一次看到《沉默的大多数》,实际上也是第一次看王小波的作品。王小波说“一辈子很长,要跟有趣的人在一起。”



今天傍晚,我和女儿在山东建筑大学的咖啡馆里,看到了《沉默的大多数》,立刻被王小波的幽默风趣和深刻思想所吸引。

“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却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王小波的这句话,真的是说到了许多人的心坎里。沉默并不是不会说,而是不想说。是周围的环境让人说不出来。

可惜这本书今天没能看多少,咖啡馆就响起了“回家”的萨克斯曲,店员小声地提醒:“我们要下班了。”等这本书全部看完了,继续补充吧。

如何评价王小波作品《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去世时,“公知”还没有遭遇到像现在这样的污名。所以他是例外,当我们谈论起王小波的杂文,他的针砭时弊,他的独立思考,他的普及常识,会说他是公共知识分子。在这里,这个词语是正面的。

这是大多数媒体纪念王小波的重点。毕竟这么多年我们的公共文化生活并没有什么长进,王小波的文章仍未过时。

我记得梁文道在《开卷八分钟》介绍过王小波的书,他自呈自己对王小波的感情没有大陆读者那么深,因为王小波的杂文所讲的常识,他早就知道了,并不以为稀奇。

可是在内地,有许多人是靠着王小波启蒙的。批评家李静写过这个主题的文章,她说,“他的作品将是被后世反复阅读的不朽之作。”

柴静也深受王小波的影响。“我想在任何地方都被当成人,不是东西,这就是尊严。”

我生得比较晚,但也受到影响,应该说是影响的影响,那时候看新概念作文选,里面的作者经常动不动提到王小波,我便把王小波找来看,这和很多人看了王小波然后去找罗素是一样的,我们都是影响的影响的影响。

王小波的地位短期内仍然是不会变动的,因为他所影响的那批年轻人,正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惟愿真的能有继续的影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