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栏目 | 云社区 美国云服务器[国内云主机商]
你的位置:首页 > 云社区 » 正文

央企只招重点大学的应届生,这样对非重点、社会求职者公平吗?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

发布时间:2020-04-12 08:48:53

资讯分类:重点大学  央企  求职者  公平  是有  不公平  奖学金
央企只招重点大学的应届生,这样对非重点、社会求职者公平吗?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

我来说几句,首先,你没考上重本,说明你高中不够努力或者你学习能力不强再或者你资质欠佳,其次,你可以去看看重本学生四年是怎样学习的,你觉得你很棒了,得看你与谁比,你拿一等奖学金也好国奖也好,只能说明你周围竞争太弱,到了985、211你什么也拿不到,不信你去试试!所以不要老觉得什么歧视不公平,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孩子本科在重本已推免直博,很努力了也就拿二等奖学金,因为周围大牛太多了,而与c9学生比还是有差距,所以要承认差距,不要老说什么不公平,要去找根在哪,世界上永远有比你牛的人!

央企只招重点大学的应届生,这样对非重点、社会求职者公平吗?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


感谢邀请。对这个问题,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看法。

第一、这样的要求有其合理性。

央企也是企业,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用人要求。作为求职者,我们不可能改变企业的要求。

作为企业中的龙头,央企地位高、收入高,发展前景整体上也好。因此受到求职者的追逐,当求职者人数远远大于需求人数时,企业自然要提高标准进而筛选了。

在企业看来,985、应届生,用这两者足以选拔出最为优秀的,故而定下了这样的标准。

第二、语气削足适履,不如强大自我。

央企虽好,但也不是最好,在今天经济多元化的背景下,优秀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很多,何须单恋一枝花。

也没必要就用央企来衡量我自己的家长,央企进不了,你照样可以成功。

第三、创业和民企,哪一个都可以成功。

或许你一心进央企有自己的理由,但是在进不去的事实下,最好要端正心态,改变奋斗方向。

不如选择有前景的民企,这样的企业没有负担,组织机构精简,对人才尊重,效率高,更有成长潜力。即使你选择了创业,也是不错的。

回答系原创。

央企只招重点大学的应届生,这样对非重点、社会求职者公平吗?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

全国一张卷一个线 不说多 山东江苏河南三个省就能干趴一半国土考生!

央企只招重点大学的应届生,这样对非重点、社会求职者公平吗?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

感谢邀请。。。。⚆_⚆这个问题我想反驳一下,央企不会只招重点大学的应届生,真的。一般央企、国企只招应届生,国家规定,目的是避免社会关系户,减少社会人员对企业发展扩张阶段造成不必要的人情成本,还有可以解决就业率。还有国企相对稳定,对人员能力要求不高,应届生便于管理。

也有很多普通大学的大学生收到央企的offer 。再怎么不公平,也不能自怨自艾,好好努力。

“找工作的时候,能力最重要,我相信自己一定不会比那些名校的学生差。”虽然已时隔半年之久,但记者至今仍清晰地记得江苏某普通二本院校一名新生谈起未来时的那份自信,高考的失利没有影响他对未来的憧憬。

学校的牌子和能力之间肯定不能简单地画上等号,不过,如果这位同学能有机会参观最近在清华大学举行的一场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他将明白现实的差距:和名校的学生比起来,他的就业机会确实要少得多。

清华努力提高京外就业率

3月18日,300多家用人单位齐聚清华大学,其中包括一些特大型国有企业、重点高校和重点科研单位,提供了6000多个招聘岗位。清华大学今年的毕业生共有6500人,许多人选择出国或在国内继续深造,有大约4000人打算就业,其中包括近1000名本科生。

中国只有为数不多的高校可以不用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发愁,清华大学是其中之一。它的自信体现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熊义志微笑的脸上。他对记者说:“清华学生就业有个特点,他们不会‘闪婚’。不可能今天见面,明天就和你签约,一定有个过程。”熊主任的言外之意是,他们的毕业生面临的选择很多。

一家知名的门户网站曾做过一次调查,在参与投票的6625人中,只有38.8%的人对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表示满意。目前,尚没有数据表明清华大学毕业生对待这个问题的整体态度,但记者获知,2010年该校的就业学生中有高达70%的人是通过学校举办的招聘会和提供的就业信息签约的。

熊义志主任没有对此沾沾自喜,他反而表示校方并不喜欢这个比例过高。“那会让学生们形成等待工作上门的习惯。”他说,“我们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人生规划主动去捕捉就业信息。”

据清华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给中国青年报记者的材料,在那些主动来清华选才的用人单位中,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部队占了四分之一,剩下的是以国企为主体的众多企业。它们大多来自北京、江苏、上海、辽宁、广东、天津和重庆等地。

有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表现出了吸纳清华毕业生的强烈愿望,纷纷主动上门,敞开怀抱。

去年,有18家地市级政府组团来到清华园。今年3月9日当天,就有浙江、江苏、安徽三省的省委书记和省长“成双成对出现在清华”,向学生推荐各自的省份。

这些地方官员的到来有助于清华大学开展以下工作:当一些大学将进入北京工作的毕业生人数作为成绩来宣传的时候,近年来,该校正努力提高它的京外就业率,并将此作为一项向媒体发布的成绩。熊义志表示,今年争取提高京外就业率一两个百分点。2010年,该校毕业生赴北京以外地区就业的比例达到44.4%,“创近年来新高”。5年前,这个比例不足30%。


限招“211”院校毕业生有违公平

身处中国高等教育最顶端的清华大学,当然不能作为高校就业形势的代表。要知道,在2010年参加高考的957万人中,只有6000多人能如愿进入清华和北大,即使再加上被其他39所“985”高校录取的人数,他们也只能在657万名高校新生中占据微不足道的比例。

在中国的700多所本科院校中,只有100余所“211”高校,其他绝大部分位居二本行列。从数量上来看,可以说,正是规模庞大的地方院校毕业生决定着高校整体就业状况的好坏。

用人单位的歧视是显而易见的。

去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一次论坛上,某央企负责人在会上说,从2008年起,他们只在全国8所重点院校招聘毕业生。此人并不否认其他院校也会有符合公司需求的人才。他的解释是:既然北大、清华、复旦这些高校提供的毕业生完全能满足公司的需要,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大的精力去更大的范围里选择呢?

清华大学的这场招聘会对校内外毕业生开放。来自河南的一家太阳能发电企业招聘董事长办公室人员及研发工程师,但“限清华本科”。它对“公共关系专员”这一职位的要求低一点,不过也得是“211”院校“形象好、气质佳”的女性。

让记者更惊讶的,是大庆市红岗区政府对毕业生院校的严格限制。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位负责人介绍,2008年红岗区招聘了50人,全是名校毕业,“只要了一个女的,因为她是北大毕业的,能力也很强”。她强调说,“从2009年开始,我们对硕士生的第一学历也有要求了。”

红岗区政府此次在清华大学发放的招聘公告对毕业生院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综合类职位,如规划、建筑、土地资源管理、园林、会计、畜牧兽医、植物保护、园艺、农学等,“面向211工程大学排名前20的院校或专业在全国排名前五位的院校招聘”。

对此,红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那位负责人解释说,能考上这些大学的学生在中学就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进入大学后肯定也能保持上进的姿态。“而且,他们的同学来源分布很广,人脉关系对今后都有用,比如招商引资。”她说,“我当然不是说二三类院校的学生质量就差,但从长远来看,他们的使用价值更大,综合素质更好。”

二本院校淮海工学院院长晏维龙不认同一些用人单位作出的这种选择。他说,只限招“985”或“211”高校学生,对绝大多数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来说是不公平的,也与世界范围内反对就业歧视、保证就业平等的主流趋势相背离。

“单位选才,一般应主要考虑性价比,如果不计用人成本和岗位实际,盲目追求名牌大学人才,从某种程度上类似过去乡镇企业的暴发户买名牌西服当工作服穿、背着LV包去菜市场买菜。”晏维龙说,各类人才各有其用。一家企业如果有全球业务,多选用一些重点高校毕业生无可厚非。而对一些主要面向国内和地方市场的中小企业而言,地方高校的毕业生更实用。“我们不能对另一个重要的事实视而不见,即许多地方普通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单位都作出了卓越的业绩,推动了不少单位和部门的发展。”

“过去10个人中只有2~3个人上大学,现在其他7~8个人也上大学了。如果只接受前面的2~3个人,那就说明,这些用人单位只承认应试教育考得好的学生。”晏维龙认为,这种对人才质量的判断显得过于简单。

在机会公平上不能“嫌贫爱富”

晏维龙在该校2010届毕业典礼上演讲时说:在中国,绝大多数的高校和淮海工学院一样,是地方所属高校,绝大多数的毕业生也和在座的各位一样,都是普普通通的大学毕业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毕业生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成为什么样的人才,也就意味着中国绝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可能会走什么样的道路,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论述“千万百计扩大就业”时,强调“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不过,要做好这类重点人群的就业工作,政府还需要千方百计改善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首先,作为地方高校的办学主体,地方政府要为它们提供充足的教育经费并确保及时到位。中央应将此作为一个重要的标准,考核地方政府是否把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其次,要尽快出台《反就业歧视法》和相关法规,对高校面临的就业歧视问题作出明确规定。湘潭大学校长罗和安认为,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层面上以条例、政策、通知的形式将含有院校歧视的内容予以制度化,作出了不利于非“211工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规定。这集中体现在就业资格、就业机会和就业待遇三个方面。罗和安说:“从全国范围来看,绝大部分来自农村的大学生集中在知名度不高的大学,使得就业机会公平遭遇‘嫌贫爱富’的怪圈。”

最后,更关键也更为艰难的任务是,必须大力提高地方院校的办学质量。“劳动力市场大量需要实用型人才,但几乎所有的高校都面临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的问题。”晏维龙说。

以上都是一些例子,都努力吧。说真的,自己优秀到了一定地步,从来不怕没工作。哪怕自己创业也可以的。

央企只招重点大学的应届生,这样对非重点、社会求职者公平吗?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

我认为是公平的,求职本来讲究的公平就是求职条件范围内的公平。有的人说大学考得好不一定能力强,这是句真话,同时也要好好想想,凭什么别人从本科到博士一路985,而有的只能上三本?最起码体现出别人要做一件事会扎进入做,会尽全力把它做到最好,就如同求学一样,重点大学并不是人生的成功,而是学业的成功,其中体现出这些人具备能够使一件事成功的内在品质。而有的人,学业就是失败的,出社会后大事干不了,小事嫌钱少,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则,薪资一定的情况下,所招的员工学术能力越高,学习能力越强,履历有一定经验但不复杂为最好。

其实这个有句话说起来很难听,找人就像买水果一样,有钱买高级水果,没钱买普通的,再没钱,过去还有处理水果,可以说每个人买水果都要捡来捡去,放着质量最好的果子不要,要那些次品干嘛?

央企只招重点大学的应届生,这样对非重点、社会求职者公平吗?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

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苦读12年寒窗,他们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汗水比二、三本学生多的多!这公平吗?现在招聘工作了,想起要公平了,凭什么?!记住:这是一个需要公平的社会,更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请在其他方面去寻找你想要的公平,招聘工作没有公平只有竞争!

央企只招重点大学的应届生,这样对非重点、社会求职者公平吗?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

什么叫公平。就是你优秀者获得优秀岗位,让努力的人多好待遇。高考对你很公平了,你却没有考上好大学,找工作又说什么不公平。那么公平就是985211去工厂吗?非重点大学就去好单位吗?还是让有关系人先就业呢?公平真是很难说清,你有能力到底怎么证明你比别人优秀呢?唉,到底看似公平还是不公平就是公平呢?

央企只招重点大学的应届生,这样对非重点、社会求职者公平吗?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

=^_^=这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是优胜劣汰的结果!

=^_^=大学没上985,比农民工还辛苦。读书没过211,哪有工作任你挑?……这就是公平竞争!

央企只招重点大学的应届生,这样对非重点、社会求职者公平吗?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

公平不公平我不好说 我说一下现实 本单位是央企下属 属于饿不死也挣钱不多的小公司 招人原则上招应届生 往届生看你有没有后台 原则上985 211是基础 还要优秀生 以前招本科 现在硕士优先 干的活嘛 中专生就能胜任 本科一年过后到手7000左右 硕士1万左右 剩下的看你能不能往上爬 硕士满三年就能解决上海户口 看清楚了 不是积分制 是直接解决 当然 也不是所有都能解决 有名额限制 本科就没戏了 最好考个在职研究生 再跟领导混好了 就差不多了 单位内有不少大专 中专的劳务派遣工 一个月5000不到 300多人的公司 就靠着60个劳务派遣工挣钱

学历无用论其实就是个坑子 还是高学历好

央企只招重点大学的应届生,这样对非重点、社会求职者公平吗?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

没有什么公平不公平的,现在好多单位不但要重点学校的,还要研究生了,想想也是无可厚非,同等学历的情况下,通常一般普通院校的学生能力是不如重点院校的,看清了,我说的是通常,不否认有个例,自己的学校和学历决定了就业,也是正常的,不然为什么还要拼命考名校,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在找工作的时候,这句话体现的淋漓尽致。

央企只招重点大学的应届生,这样对非重点、社会求职者公平吗?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

别人花了10年的时间进重点大学进国企,你花了十年时间玩王者荣耀也想进国企?这到底对谁不公平?


央企只招重点大学的应届生,这样对非重点、社会求职者公平吗?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

非常公平,因为每年800万高校毕业生中80%的人实际上只相当于扩招前的初中水平,大专录取分180分的甚至连高小都不如,纯粹烂竽充数。想想,高考满分780分,填报清华北大竽重点大学的学生高考成绩都在700分以上,而大专录取线180分,二者相差多远,央企是国家的主力当然要选优秀才俊的,所以只录重点非常公正,合理,,考不上重点只怪自己不努力,怨不了别人,活该!

央企只招重点大学的应届生,这样对非重点、社会求职者公平吗?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

都是一个平台, 你考上一般的学习,别人考上重点大学,这个时候就好意思提公平了? 高考别人天天埋头苦读,你玩的开开心心,这个时候就想公平了? 进了社会,别提公平,不然你永远都在感觉不公平的抱怨中。

央企只招重点大学的应届生,这样对非重点、社会求职者公平吗?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

哈哈,我只想说只是看到了985/211的学习怎么样,说实话确实只有努力才能考入,侧面的也能说明学生的资质,但是你们忘了,省市的人数。。。。这个是不可避免的不公平。不吹不黑,河南,山东等的分数和北京一样的话,后果不敢想象啊。。。。。。

央企只招重点大学的应届生,这样对非重点、社会求职者公平吗?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

谢你致问。央企是国有重要的龙头企业组成之一,担负着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增加税收,为其后继开发产生动力和经济腾飞,适应发展而需要,往往要在985.211重点院校招聘其专业需要的高材生,硕士生、或博士生,来充当企业未来发展的科研人员和技术储备。“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全世界通用的格言昭示了科技的巨大发展前景所必备的知识人才。你能设想沒有专业知识的人,去搞高、精、尖设计?沒有精通英语,不能翻译世界科研前端的外文,不能胜任复杂、文化要求水准很高的工作,试想,央企能要这样的普工吗?企业的性质决定了企业用工的需求,不是不公平,而是普通人胜任不了这份工作,需要有专门理论、专门人才、特殊工种的科技技能和实用型人力来担当重任。人与人受教育水平不同,学历不同,学识不同,每个人都有适合他、她的工作岗位。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幸福,各尽所能,艰苦奋斗,实现中华腾飞梦想而努力尽自己最大的责任。

央企只招重点大学的应届生,这样对非重点、社会求职者公平吗?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

有什么公平不公平呢,历史从古至今就没有绝对的公平,自己没有别人努力还想企业有公平的对待可能吗?那对人家付出努力才有的成绩公平吗?所以不要想企业招重点对非重点的不公平,那要是都一样了人家重点的估计同样还觉得不公平呢,要是待遇还一样了人家会更觉得不公平了呢,不管怎样都一样的公平谁还费那么大劲努力学习呢!

央企只招重点大学的应届生,这样对非重点、社会求职者公平吗?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

公平。连书都读不好的非重点院校出来的学生先要想想如果任何企业都不设门槛对重点院校的学生公平吗?还有在教育产业化的今天,大家想过没有如果没有扩招,很多二本院校的学生根本就进不了大学。所以不要以为自己是本科生就自以为被不公平了。事实上,绝大多数重点院校出来的学生在能力,知识背景,接受能力创新能力方面是普通学校学生无法比拟的。企业要求的重点院校门槛其实是说我们看中的是这些新人的发展潜力,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源动力。

央企只招重点大学的应届生,这样对非重点、社会求职者公平吗?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

要应届生是因为应届生是白纸,好培养,刚从学校出来,没有坏的工作习惯,而且可以帮国家提供工作岗位,解决部分大学生就业问题。

要好的学校是因为现在大学已经不是精英教育了,基本上是个人就能上大学。别的省我知道的不多,陕西高考总分750分,专科录取线150分,也就是说100分考20分就能上大学,真的很简单了,你说这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有难度吗?所以只有挑好学校的,这样才能好一点。我高考差几分600,超一本线89分,都感觉和700分的人差距非常非常大,不管是努力程度还是聪明程度,那么150分和六七百分的差距那真的就非常大了。别人努力了,有收获也很正常,这样才能让社会更公平。非重点的学生如果真的厉害可以考研到重点学校,一样可以进央企。一般普通的社会求职者很难进央企,大部分社招都是招聘领导或者高级人才。

央企只招重点大学的应届生,这样对非重点、社会求职者公平吗?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

公平。只有这样,有才华的高材生在重点企业才在大显身手,为祖国多做贡献。同时,激励更加有志学生为报效祖国、建设祖国多出高端人才、快出人才。只有这样,社会进步更快,祖国更加强大。

央企只招重点大学的应届生,这样对非重点、社会求职者公平吗?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

不然你让央企人力资源部怎么办呢

中国人这么多 虽说学历低的也有高手 高学历的也有笨蛋 但具体到一个人 怎么选 只有祭出学历大法了

另外 其实中国基本上没有职业教育 那么高学历和低学历就职业能力上讲 应该都差不多 我估计主要是觉得高学历悟性高 可堪培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